中宣在線訊 近年來,績溪縣以鞏固和提升“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”為抓手,著力調“優”產業結構,調“綠”經濟形態,調“高”發展質量,并積極對標滬蘇浙,攜手鞏固提升生態文明成果、攜手共筑“皖南-浙西”生態屏障、攜手深化綠色產業優勢互補,以“共保共治”推進生態文明建設,展現了推進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“績溪作為”。
共保共管,讓績溪環境質量持續好中向優。通過“共保共治”,攜手跨省持續強化生態保護紅線區域、自然保護區、風景名勝區、飲用水源保護區、天然林、生態公益林等區域保護,生態空間布局得到全面優化,總體環境質量持續優良。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78.3%以上,林木綠化率達82.71%,PM2.5指數常年低于20微克每立方米,“天藍氣清”的空氣質量領跑全省,水功能區水質優良比例100%,成為安徽省生態環境最好的縣市之一。
共治共融,綠色工業華麗轉型發展。以“共治”為抓手,嚴把項目準入關,工業項目一律進園區,旅游項目一律按規劃布局實施。自獲得全國首批“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”迄今,已累計否決高耗能、有污染等項目32個總投資近20億元。突出發展新能源、食品藥品精深加工、電工電氣、裝備制造等主導產業,富凱特材公司轉型進入國家戰略性新型合金鋼產品領域;文化產業、健康產業兩大基地列入全縣重點項目,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到20戶,省級企業技術中心達6家。不銹鋼拉管產業集群改造升級,38戶小散企業整合提升為6戶,產值、稅收均增長20%以上,行業污染防治走在全國前列,成為江浙同行學習樣板。
聯防聯控,跨省交界“生態互?!背B化??兿h與杭州臨安區山水相連,績溪縣荊州河注入臨安區石門潭水庫,是該區島石鎮6個村的生產生活重要水源。這個“大水缸”的水質好不好,關乎7000余名村民的飲用水安全。2019年6月,績溪與臨安兩地簽署了《一體化發展合作框架協議》,雙方積極打破區域分割,探索建立起聯席會商制度和邊界環境聯防聯控機制,將兩地交界縱向延伸3公里區域作為交叉聯合執法區域,雙方常態化開展了飲用水源污染治理會商、流域聯防聯控巡查“生態互?!毙袆?,并在“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”跨區域聯合管護機制、突發事件處置、跨界預警監督、信息共享等方面形成了制度性安排,定期相互通報兩地邊界區域相關情況,有效保證了“皖南-浙西”生態屏障安全。
互通互游,生態紅利日益顯現?!扒嗌骄褪敲利?,藍天也是幸?!???兿鷳B環境交出的高分答卷,散發出水清、岸綠、天藍、景美、魚躍、宜居的“績溪樣板”魅力,第十屆世界養生大會授予績溪“養生宜居縣”,績溪榮登“中國最佳縣域榜”“中國最美鄉村百佳縣市”,帶動了生態旅游跨越式發展。(特約記者 周明助)
刷新